第813章 佯动大同(2 / 2)
而正因为大同临近北平,又是边关军事重地,这里的兵卒将士亦是非常勇武,不说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程度,却也足以碾压中原腹地的那些屯田卫所兵卒了。
自大朱棣举旗‘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和朝廷站在了对立面之后,这大同府就一直处于戒备森严的状态。
尤其是在朱允炆得知宁王朱权也加入了朱棣的阵容之后,更是派人加紧防守大同和北平的交界,生怕朱棣挥师西进将大同给攻占了。
到时候被监禁起来的代王朱桂如果被解放出来,凭借这位在大同多年的京营,燕军的势力必然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到时候再想要对付朱棣可就比现在困难的多了。
所以,大同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哪怕李景隆再怎么猥琐,在知道大同有危机的情况下也必须要出兵救援,这就是现实……
朱棣正是捏准了这一点,才将目标放在了大同府身上,死死的将了李景隆一军。
不过原本朱棣想要收拢的第一个藩王势力其实是宣府的谷王朱橞,可谁知道他这个十九弟滑溜的不行。
小心思多,鬼点子多,这就是谷王朱椿本人最直接的表现。
结果就是在朱棣扯旗和朝廷对着干的第一时间,谷王朱椿就带着自己手下王府护卫马不停蹄的跑到了南边去,直接钻到了京城,美曰其名是尽藩王之责护卫皇城,当然这也是朱允炆的意思,因为他也怕自己的谷王叔脑子一热就跟朱棣混到一起去了。
现在虽然直接让谷王回来了,宣府少了一支防守力量。
可朱允炆更放心了,损失一个宣府根本不算什么好吧,现在整个北平布政司都在燕军的势力辐射范围之内,朝廷如果硬要死占某个地方,除非是李景隆大军屯住,否则无非就是你夺过来我夺过去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占领下来。
而相比之下,在山西的大同府就重要的多得多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太原的晋王在,朱允炆必然会十分关注大同的动态,如果李景隆对于朱棣兵临大同置若罔闻的话,那等待他的下场估计也就是耿炳文第二了……
虽然朱棣是打算出兵大同,但他此次的目的可不是要为了攻下大同府而做出的行动。
要知道大同可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就能吃下的,如果朱棣硬要强攻所付出的代价绝对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但只要兵锋指向大同府,那么猥琐在德州发育壮大的李景隆就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这家伙调动大军过来防御大同,这才是朱棣想要达成的目的。
李景隆离开了德州不再一直发育下去,朱棣就能接受的了,不然任由他率领而朝廷大军一日胜过一日,朱棣再和其作战的话,难度可就是成倍的上升,还何谈战胜一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