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军侯 > 第812章 暂时的平静

第812章 暂时的平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平静的时间往往很短暂,但军队的平静不代表其他方面也是毫无动静的。

但相较于朱允炆这边,朱棣治下就显得风平浪静了,完全没有朝廷这里的引人注目。

首先,朱棣在郑村坝一战大胜,这消息自然传开了,尤其是临近的几个行省,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啊。

整整三十余万朝廷大军兵临北平城下,结果被朱棣给击败了,而且李景隆还一路的溃退逃出了北平境内,在山东布政司行省德州县扎了根。

当然了,这在李景隆的说法是天寒地冻南方的战士们耐不住北方的寒冷,军中过冬准备的衣物并不充足,没有办法让战士们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所以选择了战略性的撤退。

对,没错,就是战略性的撤退,而且在李景隆还是用这种借口上报的天子,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说自己是撤退而不是被人家给打败败逃到了德州。

可就是这样的借口,当今天子,堂堂大明皇帝朱允炆就信了。

原因是朱允炆问黄子澄,为什么最近传言说曹国公吃了败仗,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失了大量的辎重。

如果真要照实回答的话,黄子澄肯定是将李景隆大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可现在朝廷不仅没有责罚李景隆,反而还嘉奖于他,给了一些口头上的封赏,并且许诺平灭燕王之后的赏赐种种,十分让人难以置信。

这人自然是因为黄子澄说了假话,李景隆在上书之前还向黄子澄递了一份真实的情报,毕竟相对于在战场上的能力,我们这位曹国公在官场上可有足够的头脑。

黄子澄先比朱允炆知道内情,为了双方考虑,毕竟当初是他举荐的李景隆,这时候如果他大败的消息被天子知道,两人的下场都不会好过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仰赖信任的黄师和李景隆一同作假骗了天子一次,让朱允炆以为前线战事仅仅只是焦灼,甚至还有点小小的优势呢……

战败无过反受赏,说出去都没人信,可这事就是确实发生了,谁也改变不了。

除非他们也能获得朱允炆的信任,能够让朱允炆听进去他们的话,不然也就只有一个愤愤不平羡慕的份了。

另外,李景隆这件事只是其一,相较于他的不要脸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彻底放弃了自己底线的河北指挥使张伦。

这家伙一听李景隆战败了,生怕自己倒霉被朱棣给顶上,直接带着原本应该威逼北平边境的两个卫所士卒后撤,且一路扯到了河北最南边的地方,美曰其名还说要誓死报国呢。

完全就是‘树不要脸,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绝佳表现啊……

不过这些到朱棣耳朵了也就是听听罢了,实际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无限趋近于零,有他没他朱棣的处境都一样,仍然是没有太好的下一步方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