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龟缩不出(2 / 2)
徐达,常遇春,王保保,李文忠,等等等等,那个动乱的世代,天下名将辈出,四方风云迭起,能够驰骋一方的人物放到今时便足以的一个国公的勋爵。
而经历了这一场,耿炳文再也没有半点小觑朱棣的意思了,这个小辈已经具备了成为天下名将的潜质,甚至在耿炳文看来,此时此刻正在城下整理战场眺望城头方向的朱棣,已经算的上是当今天下的名将一流了。
如果朱棣要是知道耿炳文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说不定还会偷着乐呢,毕竟在北地征战多年,大明早就没了那些宿将元老,朱棣很难找到一个有资格评价他的人。
现在耿炳文已然认为他是天下名将序列,这便是对朱棣的一种认可,是统帅于统帅之间的认可。
不过,朱棣如果知道耿炳文因为太过重视朱棣,而下定决心要死守不出龟缩到底的只是战术策略的话,说不定就笑不出来了,没准还苦着脸大哭一场呢……
既然你朱棣这么能打,那我就不出城不就完事了。
再给四周的城寨下达命令,舍弃大部分费力的营寨,转而集中在几处,这样集中力量之下,朱棣再想要强行啃下营寨,那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再和之前的一样了。
而且这一次,耿炳文肯定会小心谨慎,看准了时机和情势再选择驰援的时机,最起码他也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跌倒两次那么严重。
现在朱棣手上的兵力经过了多次战事,折损必然不小,虽然算到比例上,耿炳文的南军肯定是输家。
但要论到底蕴的雄厚程度,朱棣怎么可能和耿炳文比较的起呢。
对你说现在朱棣手底下只有五万余可以一战的士卒,其中还有不少轻伤员存在,整体的战斗力早就不复当初。
而耿炳文的真定城里可还有七万多人呢,再加上城外营寨里的士卒,耿炳文的手上可有小十万的将士,是朱棣一倍的数量。
这种情况下,虽然场面上是朱棣占据了优势,每每城下叫骂想要引诱耿炳文出城一战。
可实际上,朱棣的士气只是这一时的高涨,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虽然现在南军将士们士气下跌的极其严重,可只要耿炳文选择不接战,俺么用不了多久这低落的士气就会逐渐趋于稳定,甚至还有可能渐渐回升。
反观燕军一方,没有办法强行攻下真定城,天天叫骂却只是口舌功夫,反正被人骂总好股被人杀,不痛不痒的骂几声对耿炳文而言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可这高涨的士气却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迟早会被耿炳文这种龟缩式的防守打法给消磨殆尽,让双方的士卒有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如果那样的话,朱棣的优势可是一点都没有了,甚至还会处于劣势的局面,人数上的硬实力差距始终是没有办法弥补的,这一点根本就逃避不了。
所以别看现在朱棣叫嚣的厉害,可实际上心里最着急的反而也是他,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能撑得住,手下将军们撑得住,那些个士卒们可不一定也能撑得住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