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垂垂老朽,总在回忆之中(2 / 2)
也许死亡之后的永眠才是最长久的安详,但对于朱元璋而言,死亡虽然并不可怕,他很早之前就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忘却在脑后了。
可人活一世,能够继续在蓝天白云青山绿草之间活着,还能继续呼吸,还能口吐人言,也能喝着美酒享受美食,这总好过未知的死亡吧。
不怕却不代表喜欢,虽然不畏惧却也并不欢迎。
没有人能够希望自己真正迎来死亡的那一天,虽然可以坦然的去面对,可却终究要在人世间最极端的两面上,从生走到了死。
无牵无挂也好,心中担忧也罢,这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念,也是自己个人的想法。
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纵有天大的心愿没有完成,就算将所有的担忧都挂在心头,当你面临死亡的时候,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现在的朱元璋就很坦然,积极地享受着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也享受着他这辈子真真正正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的一段时光。
小的时候,朱元璋还在放牛之时,便知道元人的可恶,便知道自己家中的贫困凄惨,心中早已想着要改变这一切。
长大了以后,朱元璋明白了很多,却也多了很多迷茫的东西。
当他正被自己的师傅送寺庙中赶出要独自化缘求生的时候,这正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折点。
红巾军的出现,来自儿时同乡好友汤和的邀请,朱元璋做出了自己这辈子认为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也正是这次选择,让他见到了自己一辈子最爱的女人。
人生大起大落,如波涛,如云卷。
朱元璋有辉煌过,也有落魄了,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一直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如今的地位。
也真正实现了他自己当年喊出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虽然在救济斯民上还略有不足,但朱元璋已经觉得自己做的足够了,也并没有亏欠什么。
天下黎民苍生何其多,他这一辈子三十一年的皇帝做不到改变整个大明,也做不到完全救济斯民的地步。
可是大明有续,有自己的皇长孙朱允炆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朱姓皇帝。
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四个字终究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等到那时,也许朱元璋这十六个字的纲领也就不再重要了吧。
人生一世长如客,约到老了越思旧。
朱元璋结束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不知多少次的沉思会议,看着窗外正是日出之时的景象,便命人将自己抬出去,去见一见这在天上不曾有过丝毫改变的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