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草原上的动静(2 / 2)
要么一直这样不作为下去,任由瓦剌部和鞑靼部和平发育,等到占据地盘更多,麾下人手更多的瓦剌部强大足以碾压他以后被人吞并。
要么趁着现在瓦剌部还没有足够强大,大明也没有想要继续北伐念头的时候,他们鞑靼部又正值一个新的强盛时期,以此为根本集结大军对瓦剌动手,搏一搏拼出来个未来,说不得还能有机会干掉瓦剌部。
如果事有成,那最起码也能极大地削弱瓦剌部力量,假以时日双方地位变幻都未尝不可,到那时可就是鞑靼部吞并瓦剌部了,这等诱惑谁人不想谁人不愿。
当然还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今瓦剌部乃是三家势力,可不像他鞑靼部只是阿鲁台一人把持着。
可以说这么多年瓦剌都没有彻底对鞑靼下死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瓦剌内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别看三家明面上势力最大的是马哈木,麾下部落士卒最多的也是他。
但另外两家如果联合起来也并不弱马哈木多少,再说三家合力才是完整的瓦剌,如果三家各奔东西分道扬镳,那岂不是自找死路吗。
完全就在给阿鲁台逐个击破吞并扩大的机会。
所以三家都明白,当他们三部联合在一起的时候瓦剌才是最强的,阿鲁台的鞑靼只能龟缩起来。
但如果三家内部不和,那瓦剌的强大当顷刻即灭,之后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阿鲁台那个老家伙可不是什么吃素的主。
三家本质上可是三股势力,内部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纠纷在,虽然保持着联合的态度,但实际上矛盾的种子可是早就埋下了。
而阿鲁台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正打算趁着这对他而言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的情况下放手一搏呢……
这北地鞑靼部的大动作自然传到了朱棣的耳朵里,当然了这种对大明而言只是好事的情况朱棣自然是乐于见的。
并且就朱棣自己推算,阿鲁台哪怕是有心思打这一仗,也必然会准备个一到两年的时间,让麾下各方面都筹备齐全才会真正对瓦剌部宣战。
像他先一步扩张在朱棣这里看来就不错的选择,但最根本的两家胜算还是七三开,瓦剌七,鞑靼三。
这一点朱棣自始而终都没有改变,因为他很清楚双方底蕴的差距在哪里。
就算这几年鞑靼部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可和瓦剌部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单说草原上势力最雄厚的地方就在北方,北元朝廷的底蕴也在北方,杀掉脱古思自立的也速迭儿也在北方,而这两家可都被瓦剌部所吞下了。
至于东南一地的鞑靼部,除了阿鲁台在撑着以外,哪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部落势力来。
所以不论怎么算,在阿鲁台看来是他的天时地利人和,可在朱棣这里看到的只是瓦剌部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先下手而已。
可不下手不代表不会反抗,当阿鲁台的鞑靼部主动入侵之时,三家所谓的那点矛盾自然烟消云散,反而会同心协力对抗外敌侵扰,甚至还能趁势反扑灭掉鞑靼部也未可知。
再加上鞑靼是入侵作战,在敌人疆域内,如此一来地利人和皆无,还谈什么优势。
至于所谓的天和,那是如今大明正值新老帝王交接的时候,朱元璋虽然觉得北部异族还有威胁,但总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些考验才是,这才没有继续北伐的念头。
但如果新帝登基呢,最起码在朱棣看来所谓对于鞑靼部的天和也并不存在,甚至还有不小的隐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