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玻璃(2 / 2)
说不定,这遍布全国各地的报纸还能成为新的监控,免得以为远离了中央就能够称王称霸。
想到儿子请求给记者一些特权,赵祯不由开口,“凡是报社的记者都有不以言论罪的特权,若是采访各个衙门当以实言告知。官吏不得以权谋私,阻拦记者访问……”
一串串话说下来,朝堂中的官员不由看一下几位相公,这哪里是记者,分明是给他们找了个爹。
不仅让他们好好招待,还让他们如实以告。
谁会笨的将自己的犯罪证据告诉外人。
官家明摆着告诉他们,这报社记者就是官家监视天下的眼睛。
“真不希望再出现陈执中这事,既然诸位不会管教子侄,朕就找人帮你们看管。”
一提到陈执中,原本还想反对的人,不由闭上了嘴。
陈执中之所以下台,就有被家中亲戚坑的原因。
谁家没有一两个不上台面的人,以及未来变成把柄带累自己,不如多个报社作为眼睛盯着家里人。
他们可不希望像陈执中一样,忙着朝政忽略家人,让人打的他的名号在外面胡作非为。
又想到家中宠孩子宠得不行的婆娘和老母亲,就算想开口也闭上了嘴。
得,多了个报社,家里的孽子也能收敛一点,免得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做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情从而带累了一家人。
“爹!”下朝后,赵景进了宫。
赵祯让他坐下,等他换身便服。
“爹,银币的绘图出来了,您来选一副,作为明年新币的图案。”
赵景手拿着几张纸,纸上画的不同的画。
赵祯坐下后接了过来,当看到第一张上面长城图案时,不由问,“为何没有孔,无孔岂不是不容易携带。”
赵景回答:“儿子打算用新的制币法,现有的制作铜币太过落后。至于携带问题,儿子打算用银子来做钱币,要是有孔的话重量就不够。原本按照一贯价值来做,不过做出来的太大,儿子便缩小了一点,一银币约摸七八百铜钱。”
赵祯不由欣喜,大宋缺铜,若是有银子作为补充的话,也可以减少对于铜的需求。
只是……
“中原产银并不多,还有银子易黑,且软,你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赵景小声的告诉他,“爹,中原是没银子,但海外银子多,且海外银价低贱,可以在福建路,岭南那边建设港口,鼓励海洋贸易。至于银子发黑问题,儿子已经解决了。”
他兑换的银币的视频,不过在银子中加些白铜和不锈钢就解决了。
“爹,这银币需要正反两个图案,你看那个合适。”
赵祯心思一动,关于海贸的事情,没说同意,也没有拒绝。
大宋朝北的一面面临着强大的敌人,但南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只是多年来朝廷都被北面强敌而吸引了注意力,真没有正经的发展南边。
若真要发展海贸的话,海边的水匪得先剿灭了。
这是只在赵祯心里过了一道。
赵景又继续说,“银币只是过渡,儿子还准备发行金币,金币可比十贯,这比交子要更足以取信民间。”
“爹,要不你一次性选好,儿子可以让人提前建模具。”
赵祯听了往后翻,这一翻不由笑出声来。
盖因为这张图纸竟然是赵祯的头像,只寥寥几笔,凡是见过赵祯的人都能认出这头像本人是谁?
“你该不会将爹的头颅印在银币上吧?”
赵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不印爹印谁?总得让大宋百姓知道爹的样子,印在钱上是最好的方式。”
说着用蛊惑的语气说,“百姓要是知道爹的相貌,会不会画下来当做长生牌每日祈求爹福建安康?”
赵祯不由心动,再一番下面几页都是大宋著名的圣地,他轻咳了一声。
“将爹的头像印在钱上,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好意思?”
赵景抢过了纸,“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这么说定了,银币的正面用爹的头像,反面用长城。这长城以内原是我中原的土地!”
“没错!”赵祯被带跑了思路,“长城以内,是我大宋的领土,只是占时被狄戎占据而已!”
他有意忽略自己头像被印在钱币上是多么羞耻的一件事。
虽然羞耻,但是不知为何,一想到自己的头像被子民知晓,他内心深处有一种隐秘的兴奋。
这种兴奋让他默认将自己头像印在钱上。
办完了这事,赵景又继续询问,“爹,钢炼制出来了吗?”
赵祯点头,“有了耐火砖烧了不少钢液出来,现在正在打造你给的那张图纸上的器具。”
赵景当即道:“爹,新币模具要用到钢,儿子想调用一批钢材。”
赵祯大方道:“你去找工部侍郎,我给你一份手书。”说着像是想到什么,朝着外面叫了一声。
史志聪跑了进来。
赵祯道:“去朕都私库取些琉璃器来。”
史志聪又跑了出去。
赵祯这才对赵景说,“工部已经掌握了制作琉璃的方法,不过,现在打磨起来很麻烦,成型的器具多是意外成型。之前做的那些都存着没有放出来,他们准备推给各国使臣,给爹也送了一些,你看着有喜欢的挑一些回去。”
玻璃有什么好的?
赵景不是很感兴趣,不过也没有拒绝他爹的好意。
史志聪很快抱着一个箱子回来。
盒子里装着不少动物,再一细看竟然是十二生肖,每一个都有巴掌大,箱子里放了三层,每层有四个。
赵祯示意他挑选。
赵景没选,实在是爱不来,这十二生肖也太写实了,他吸不来。
赵景转移了话题,“爹,没有茶具之类的吗?”
赵祯摇头,“据说沙子融化后是液体,能做成动物也是研究了许久,杯子一直没成。”
赵景意外,“琉璃器具不是很好做吗?拿根铁管对着吹不是很容易塑形吗?”他卡壳了,这个他没说吗?
赵祯记了下来,“爹回头跟工部人说说。对了景儿,工部将你之前拍卖出去的那张镜子收回来了,想研究用琉璃制镜子的法子,不过一无所获。爹想乘着这次辽国西夏使臣将镜子卖到两国去,你那方子卖不卖?卖的话,朕让户部跟你谈。”
赵景一点也不意外,玻璃造出来,镜子肯定是绕不过去的。
“爹,我不要土地了,就拿镜子来换分红吧!我想朝廷也不会缺我那一份。”
知晓儿子缺钱,从钱庄借了一大笔钱已经传入宫中了。
“行,就换成分红。”
赵景满意了,要了纸写下了镜子的制造方法,顺便画了手套和口罩。
“水银有毒,最好不要用手直接碰,可以用羊皮或牛皮做了手套。这口罩用布,中间放一些棉花,棉花我那有,带了可以防止吸入毒气。儿子只知道水银和锡箔纸参在一起会生成毒气,说不得常年吸入会损坏内腑。真中毒,可没办法救回来。”
事关人命,赵祯就将这事记在心里,决定制玻璃一定要谨记。
“这棉花又是何物?”
“就是白叠子结的果实,如白云一般,可以保温,儿子用来做被子和棉袄了,等做好再送给爹,这比皮毛暖和多了。”
虽然没见到实物,但赵祯听到此物还是不由欣喜。
“白叠子可以抗寒?”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爹,棉花还可以制布,比麻还要舒服。西域那边早就用棉花来织布了。只咋们这当成观赏花摆在园子里。”
赵祯也叹息一声,“要是早发现那岂不是少了很多冻死的人?”
再好的时代也有冻死的人,特别是北方。
黄河以北一到冬日,那是冷彻入骨,每年冬天熬不过去的人不在少数。
“爹,儿子之前跟胡商说了带一些中原没有多种子,说不定会找到一些良种,我觉得光靠一两个胡商没什么用,不如以朝廷的名义鼓励商人从国外带良种回来,再在其在大宋经商时给予一些便宜。”
这是个良策,占城稻就是这么带回来的。
赵祯点头,“回头爹下个旨。”
赵景一乐,“那我就让人在报纸上登出来。”
父子俩双目对视一眼,默契的一笑。
出了宫,赵景先转悠到钱庄去。
钱庄改革后,以最快的速度在各地扩展,虽然不是同一个东家,但没关系,开钱庄绝对是个稳赚不赔的事。
不少得到消息的商人开始筹钱,在家乡开钱庄,一个个财力不够,可以多拉几个人合伙,保证每个县要有一个。
目前钱庄无法异地存取款,但是可以将钱转给另一个钱庄的账户里,虽然手续费要出一些,不过缺节省了不少麻烦。
现今钱庄还开展了一项新业务,就是将钱存入钱庄可以给不记名存折,就是谁那这折子都可以取这笔钱。
这就是另类的交子,不过只限于某个钱庄自己的业务,不像交子任意钱庄都可取,而钱庄的存折就是从哪个钱庄存的,就必须从哪个钱庄取。
跟兑换麻烦的交子相比,存折更为便利,只要核实当天去当天能拿到钱。
赵景去钱庄也没别的事,就是查看缺漏,只是没想到这一去,竟然闹出一桩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