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有恶报(2 / 2)
“县令大人。”谢庭春声音又凉又薄:“我看,这二人不仅仅是谋害乡人这么简单吧。”
“通敌叛国,按大夏律法,应该怎么判呢?”
“依律……当凌迟处死……”孟县县令吞了口口水结巴道。
谢庭春“唔”了一声,忽然浑身气势一松,恢复了那副无害的样子,似笑非笑道:“父母官大人持家有方,想必也一定能秉公执法,替天行道,学生在这儿先替五原村百姓道个谢了。”
说罢长揖到底。
孟县县令的手指还在因他话里□□裸的威胁而不停颤抖,过了许久,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王二麻子夫妇,通敌叛国,判重笞,凌迟处死!来人,拖下去!”
跪坐在地上的二人听到这儿,绝望得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
谢庭春从衙门出来,日光正好,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狸奴,快过来。”
熟悉的声音响起,谢庭春一眼就看见亓杨正站在街角,正在冲他微笑,手里端着什么东西。
谢庭春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暗自压下心中没来由的惊喜:“亓大哥怎么还没去军营报道?”
“你还没安顿好,我怎么放心先走?”亓杨掏出帕子帮他擦擦汗:“别担心,大哥骑术好,赶过去时间足够。朱大哥已经带着乡亲们去安置了。”
说罢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把手里的白瓷碗一推:“刚去前边集市上买的绿豆汤,喝两口吧,这天可真是热。”
谢庭春低头看看面前澄澈的汤水,一时间有些失语。
昨日出村急,这人如今身上哪里还有钱?怕不是把最后的铜板都花了。
真是,自己哪里就少这一碗绿豆汤……平日里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的玩意儿。
他怎么对刚认识的人都这么掏心掏肺,就这性子,让人骗了估计还得给人数钱……
心里恨铁不成钢了半天,谢庭春的手却仿佛生出了自己的意志似的接过那个粗糙的瓷碗,一仰头就把整碗汤水喝了个干净。
咂咂嘴,味道真是不怎么样,稀汤寡水的。
不过真是甜。
“慢点儿……”亓杨来不及阻止,就看到谢庭春放下了喝得干干净净的瓷碗,红艳艳的小舌头还在嘴唇上舔了一圈,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这么喜欢?果然还是个小孩儿。
亓杨瞬间被萌住了,伸手爱怜地揉了揉他的脑袋瓜:“下次别喝这么快了,噎着怎么办?”
想了想,他底气有点不足地补充道:“嗯……想再喝就说,大哥给你买。”
谢庭春忍不住噗地笑了出来。
看来真是快没钱了。
体贴地没有拆穿亓杨扯的虎皮,谢庭春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塞到了亓杨手里:“孟县县令听说了大哥的勇武事迹,还得闻大哥有志向从军,十分欣赏,便为大哥你们写了荐书,到时候拿着这个去邹家军大营处报名即可。”
亓杨面露惊喜之色,本来按照前世,他是直接去寻常军墩投的军,而邹怀将军是亓家军出身,大营满是精锐,只招有名望之人推荐来的世家兵,寻常人根本不得其门,名头十分响亮,像他这样的小老百姓也只能想想而已。
哪里想到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呢!
“县令老爷真是个体贴的好官啊!”亓杨感恩地收下了那份荐书。
谢庭春抿嘴一笑,深藏功与名。
刚被他言语威胁着又是写荐书又是干这干那的孟县知县:“阿嚏——!”
**
此番前去投军的,除了亓杨之外,还有历经鞑子一事后痛定思痛决心从戎的朱丘大哥,以及另外两个村中的青壮。
大营外面挂着一面火红的旗帜,上面写着“募兵考核”四字,亓杨猜测这里便是录用的地点,几人随即下马递交了荐书,登记姓氏籍贯,排着队伍从一个侧边小门进去。
穿过一条黑漆漆的走道,眼前瞬间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大片平整的校场,场上已经有不少候着的青年,大约都是得到了募兵的消息赶来参与选拔的,看起来都颇为精壮,尤其是其中几个块头最大的,太阳穴微微鼓起,看上去有武艺在身,见到亓杨一行四人衣衫破旧,有的脸上还挂着彩,都忍不住露出了嘲讽的表情。
其中一个衣着最为体面的大个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忽然高声说道:“哎,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牛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