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2 / 2)
一番话让志风的冷汗下来了,这次他不再贫嘴,老老实实的点头承认了错误。和志红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两个人出来之后,天阳有些不敢确定的问:“志风,真的不捡了?可是咱们才一上午就捡了这么多!”他倒是捡上瘾了。
志风摆摆手,这次的事倒也让他小小的年纪记住了一件事情,偷鸡摸狗可以,但是得保证万无一失,不然就趁早别做。
志红见他知道轻重了,也就不再提。收拾妥当提着瓦罐往地里走去,路上碰见了好几个姑娘,都是给家人送饭的。
她今天晌午饭蒸的是三合面馒头,这可算是好东西。不到过年,收麦子或者其他大喜事的时候,是吃不到的。
在今年收麦子的时候,吃的是去年小麦磨成的白面,年年如此,也算是一种传承。
志红是第一次蒸馒头,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林青秀,真是恨不得把志红抱起来亲一口,简直是太能干了。
她昨天夜里把白面送过去,生怕志红没有干过不会,没想到倒是她多虑了。
大家都坐在地头吃东西,谁家里过的好坏都一清二楚。像梅家和梁家在村里就是一般的,像正富和小刚家里,这个时候几乎能吃上白面馒头。
但是像金兰家里就过的比较不好,吃的还是高粱面团子。金兰的爹娘都不勤快,上工也是糊弄公事,所以越过越不好。
志景和天成磨着自己的爹娘,“能不能不看弟弟妹妹了,我们想去玩。”
小刚他们抓了一上午的蝈蝈,吱吱的叫着。其实这些虫子并没有什么好玩的,但是因为农村在这个年代没有其他的玩物,只能和这些虫子打交道。
小伙伴之间有了什么好玩的都会比较,小刚家里比较富裕,长长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有啥好玩的?等过了这段时间娘给你们蒸鸡蛋羹好不好?”林青秀有些心软,要不是她一个接一个的生,天成也不用现在就学着看孩子。
以后再也不会生了!
要是家里有老人就好了,可惜她娘还得顾着大哥他们一家,能帮她的有限。梅家这边除了一个在县城里的小叔,可就没别人了。
鸡蛋羹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志景也跟着说:“婶子我也要吃!我们肯定会好好的看弟弟妹妹的。”
要是放在平常,志风肯定会嘲笑他们经不住诱惑,可是今天他被打击的没了精神。吃饭的时候也一直沉默着。
老梁捅了捅粱婶子,想让她问问发生了什么,这两天他都不好意思和儿子说话,粱婶子往林青秀旁边挪了挪,啥话也没说。
自己的儿子还这么不好意思,她才不帮他呢!等啥时候怀上孩子了再说吧。
庄稼人没有避孕这一说,自然是怀上了出生下来。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她的姐姐可是生了六个孩子了,现在据说又怀上了。她才生了三个孩子,现在就想着再生个闺女。
梅莉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劝解道:“再过两年,志好同学就会诞生。不要着急,现在应该正在投胎的路上。”
她觉得自己再大一点,完全可以当神棍!在小山村里肯定能吃的开,可惜过两年大动荡的时候,这些反动思想都得剔除。
割好麦子之后捆好就该运走了,大队一共有两个平板车,上面放上麦垛。别看仅仅是放上去这个动作,也是有经验的。不然容易装偏,上面的麦垛就会掉下来。
打谷场变得热闹起来,石磙也开始准备了。
夏天说下雨就下雨,中午还晴朗没有一丝风的天气,在下午就荡然无存,开始下雨了。好在他们已经割的差不多,只把麦场里的赶紧用雨布给盖住,再在下面放上石头,省的被风刮跑了。
今年收成虽然不太好,但是老天爷还算给面子,没有在收麦子的下雨。梅国华他们也能好好歇歇了,都坐在家门口乘凉。
梅莉感到一阵凉风吹过来,舒服的眯起眼睛,看着几个哥哥非要淋雨,大人怎么说也不听,就觉得用后世的一个词形容正好,就是作。
最后还是梅国华发了脾气,几个浑身湿透的男娃才进屋,“爹,要是天天下雨该多好!这样就不会热了!”天成向往的说。
“天天下雨就成了灾了,连门都出不去了。”
“我们可以坐在大盆上,当船!”志风补充道,“我就坐过大盆,可好玩了。”
“对对,我们可以在房顶上,这样就淹不到了。”两个小孩子开始畅想,天阳也想加入,但是一想自己现在是大人了,不能再和他们一样了,就生生的闭上里嘴。
梅莉想着后来的确发过一次大水,那时候他们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还不多,不少人就是和他们说的一样,坐在家里的大盆里,或者就是爬上屋顶。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特别好玩的事情,对于大人来说却是天灾人祸。
粱婶子给熬好了一锅姜汤,现在红糖是精贵的东西,他们两家除了刚刚生孩子的时候喝过之外,平时是见不到的。
但是姜却是可以种出来,只要是地里能长出来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比较容易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