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大唐气象 > 第303章 自取灭亡的朱玫(2)田令孜搅乱一池浑水

第303章 自取灭亡的朱玫(2)田令孜搅乱一池浑水(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回到长安,面对百孔千疮的都城,把持朝政的田令孜也开始犯起愁来。

在成都时,田令孜为了提升对朝局的控制力,招募了五十四都新军,每都一千人,编为十军统辖,共计五万四千人,分别隶属于神策左、右军。

这五万多人跟着田令孜来到长安,加上随行的万余文武官员,每天的吃喝用度就是一笔海量开销。放到黄巢起义前,还不算上什么大事。但眼下时局不同,朝廷能收到的租赋只有寥寥几个州府,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

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卒意见很大,田令孜担心他们作乱杀了自己,整日惊惧难安、愁眉不展。苦思冥想中,他把目光放到了河中。

河中所属安邑(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解县(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两地各有一座盐池,所产食盐原来一直由朝廷盐铁使直接管理。从中和元年(881年)开始,盐田被节度使王重荣所占,每年只给朝廷贡献三千车盐。

食盐专卖是大唐中后期的主要赋税来源,两块肥肉近在眼前,却白白便宜了别人!

在巨大利益与个人安危的双重压力下,田令孜罔顾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竟以皇帝名义下诏,将他自己任命为安邑、解县盐铁使,想用两大盐池的利润养活由他所征募的五万军队。

王重荣当然不干,上疏强烈抗议。田令孜多次遣使斡旋,均被王重荣回绝。

恰好田令孜的养子田匡佑在河中办差,这小子仗着干爹权势,在河中一带作威作福,引得当地军民怨声载道。

原本王重荣看在田令孜的面子,对田匡佑还算客气。现在田令孜竟想断了自己财路,当即把怒火撒到了田匡佑身上。令人将这小子抓来,先是一顿狠揍,然后怒斥他倨傲无礼。

骂完后就要将瘫软在地的田匡佑拖出去宰了,幸有河中监军在旁好言相劝,这才平息了王重荣的杀念,将其驱逐出境。

田匡佑鼻青脸肿的狼狈逃回长安,跪在地上把这一切告诉了田令孜,痛哭流涕的恳请田令孜为他作主。

大权在握的田令孜哪里受过这份气,立刻以皇帝名义下诏,将王重荣调整为泰宁节度使(今山东南部,治所衮州);把泰宁节度使齐克让,调整为义武节度使(治所河北易县);再将忠于朝廷的义武节度使王处存调往河中。为了避免王重荣闹事,还诏令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率领本部兵马护送王处存上任。

田令孜这招挺狠,你不是不服吗?我把你调到别的地方,看你怎么办!

只是田令孜忽略了一件事,在为时九年的黄巢起义涤荡之下,当今朝堂早已今非昔比!这些羽翼已丰的节度使怎肯离开自己得以生存的老窝!

再说了,都什么时候了,一个阉宦还敢如此嚣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谁!

这纸诏书下来,不但没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招来一片骂声。

王重荣自认在剿灭黄巢、收复京城上立有大功,朝廷不仅没有半点褒奖,反而纵容阉宦欺侮他,因此拒绝到兖州赴任,并向朝廷奏告田令孜居心叵测、离间君臣。

而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此时刚刚击退了卢龙、成德两大军镇的联合进犯,担心一旦离任会为人所乘,也上疏婉拒,并直言王重荣无罪,且有大功于国,将他调离不合适。

至于齐克让,他清楚以王重荣的性格根本不会听令,索性当个“吃瓜群众”,根本没做任何回应。

田令孜一见没人睬他,不禁气急败坏!

他挑唆暂时还听令朝廷的邠宁节度使朱玫,以及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让两人出兵攻打王重荣。

朱玫曾做过代州(山西忻州代县)刺史,因剿灭黄巢有功,升任邠宁节度使。李昌符是原凤翔节度使李昌言的亲弟,李昌言病故,他顺利接位。

两人都是边防藩镇土生土长的将领,有些本事,但格局与眼光有限,品行和操守一般。在猛将如云的晚唐年代,只能算个打酱油的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